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Pathogenic biology and immunology
学时: 72 学分:4.5
适用对象:现代远程教育专科起点护理学专业
先修课程: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刘荣臻,曹元应。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年.
2. 曹雪涛. 医学免疫学(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
3. 諸欣平,苏川.人体寄生虫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是向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开始的一门专业课。目的是向学生讲授与人类感染性疾病相关的病原学理论和免疫学理论。本课程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分别是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及人体寄生虫学。免疫学介绍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应答的机制及免疫学理论在疾病的预防、治疗中的应用。微生物学介绍细菌、病毒、真菌及其他类型微生物的特点、致病机制、流行规律等理论知识和相关应用;人体寄生虫学介绍常见寄生虫的生活特点,致病机制及流行规律等。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免疫学理论,建立完整的病原学知识体系。理解病原生物如何导致疾病,人体免疫系统在抗感染、抗肿瘤及维持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和机制;了解感染性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了解生物安全相关知识。
二、教学基本要求
教学团队简介
本课程团队由西安交通大学优秀授课教师组成,每位教师均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擅长授课,深入简出。
周晓勃,免疫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系副教授。曾为耶鲁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从事免疫学教学与科研二十余年。研究方向为肿瘤免疫学。
史霖:免疫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系副教授,曾为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从事免疫学教学与科研二十余年。研究方向为感染免疫学
杨娥:病原生物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系副教授。从事微生物学教学与科研二十余年。多次获得教学相关奖项。研究方向为病毒学。
司开卫:病原生物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系教授。从事寄生虫学教学与科研三十年。教学效果良好,深受学生喜爱。研究方向:弓形虫感染与免疫
拓展资料:
1. 沈关心,徐威.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八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
2. 曹雪涛. 医学免疫学(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
3. 諸欣平,苏川. 人体寄生虫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顺序 |
章节名称 |
知识点 |
参考学时 |
1 |
免疫学绪论 |
1.免疫的基本概念 2.免疫系统的组成。 3.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4. 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 |
1 |
2 |
免疫系统 |
1.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骨髓、胸腺的结构与功能。 2.外周中枢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及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3.固有免疫系统及适应性免疫。 |
1 |
3 |
抗原 |
1.抗原的概念,抗原的两种基本特性,完全抗原与半抗原。 2.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 3.影响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因素。 4.抗原的分类。 5.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1)超抗原:概念与种类,与普通抗原的区别,与临床疾病的关系。(2)免疫佐剂的概念、种类、作用机制;(3)丝裂原。 |
2 |
4 |
免疫球蛋白 |
1.基本概念:抗体(Ab),免疫球蛋白(Ig)。 2.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免疫球蛋白的其他成分;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3.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4.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5.各类Ig的特性和功能。 6.抗体的制备: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人源化抗体)。 |
2 |
5 |
补体系统 |
1.补体的概述:补体的概念、补体系统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补体系统的激活;经典激活途径;替代激活途径,MBL激活途径;补体激活的共同终末过程。三条激活途径的比较。 3.补体系统的调节。 4.补体的生物学意义。 5.补体与疾病的关系:(1)补体与疾病的发生;(2)补体与疾病的诊治。 |
2 |
6 |
细胞因子 |
1.细胞因子的概念,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理化特征、分泌特点、产生和作用特点)。 2.细胞因子的分类。 3.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4.细胞因子受体及其作用。。 5.细胞因子与疾病。疾病的发生,疾病的诊断,疾病的治疗。 |
1 |
7 |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
1.基本概念: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体(MHC), HLA , HLA复合体。 2.人类MHC(HLA-复合体):定位,结构(经典MHC-I类基因和II类基因, 免疫相关基因,免疫无关基因),分类。 3.HLA 复合体的遗传特征。 4.HLA 分子的结构与分布。 5.HLA 的生物学功能。 6.HLA与临床医学:(1)HLA与器官移植;(2)HLA与输血反应的关系;(3)HLA和疾病的相关性;(4)HLA与亲子鉴定和法医学;(5)HLA的生理学意义。 |
1 |
8 |
固有免疫细胞 |
1.固有免疫细胞概念与种类。 2.固有免疫应答: (1)固有免疫应答作用时相;(2)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3)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 3. 固有免疫应答与疾病的关系。 |
1 |
9 |
抗原提呈细胞和抗原提呈 |
1.抗原提呈细胞、抗原加工、抗原提呈的概念;抗原提呈细胞的种类。 2.树突状细胞:来源、分布与分类;共同特征;生物学功能。 3.抗原提呈:外源性抗原加工与提呈途径(MHCⅡ类途径);内源性抗原加工提呈途径(MHCⅠ类途径;(3)抗原的交叉递呈(3)脂类抗原的CD1分子提呈途径。 4.各种APC提呈抗原的主要特点。 |
1 |
10 |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
1.免疫应答的概念;免疫应答的类型;免疫应答的场所;免疫应答的过程。 2.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3.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4.抗原特异性T细胞克隆性增殖和分化。 5.细胞免疫的效应机制。 6.细胞免疫的生物学功能。 |
2 |
11 |
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
1.B细胞对TD抗原的应答。 2.B细胞对TI抗原的应答。 3.抗体产生的规律及其意义。 4.体液免疫的生物学效应。 |
2 |
12 |
超敏反应 |
1.超敏反应的概念;发生条件;基本过程;分型。 2.I型超敏反应:反应特点;发生机制及防治原则。 3.Ⅱ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及临床常见疾病。 4.Ⅲ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及临床常见疾病。 5.Ⅳ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及临床常见疾病。Ⅳ型超敏反应的特点。 |
2 |
13 |
免疫预防与治疗 |
1.免疫预防:人工自动免疫的概念及特点,人工自动免疫生物制剂,人工自动免疫注意事项;人工被动免疫的概念及特点,人工被动免疫生物制剂,人工被动免疫注意事项。 2.免疫治疗:(1)概念;(2)分类;(3)应用。 |
2 |
14 |
微生物学绪论 |
微生物的概念及分类,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微生物学发展 |
0.5 |
15 |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
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细菌L型,细菌的特殊结构,细胞膜和核质结构,检查方法 |
2.5 |
16 |
细菌的生理 |
细菌的生长繁殖,消毒灭菌,细菌的代谢、培养,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细菌的分类原则和命名,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及实验室感染的控制措施 |
2 |
17 |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
细菌遗传变异,基因转移与重组,细菌基因表达的调节 |
1 |
18 |
细菌的耐药性 |
细菌耐药的遗传机制与生化机制、防治,抗菌药物的种类及作用机制 |
0.5 |
19 |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
细菌感染的来源及感染常见的类型,医院感染的特点及预防控制原则 |
1 |
20 |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
细菌感染的特异性预防,细菌感染的标本采集及检测方法 |
0.5 |
21 |
球菌 |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A群链球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生物学性状及微生物学检查方法,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 |
2 |
22 |
肠杆菌科 |
肠杆菌的共同生物学特性,志贺菌、沙门菌,肠杆菌的微生物学检测程序,大肠埃希菌 |
2 |
23 |
厌氧性细菌 |
破伤风梭菌,无芽胞厌氧菌 |
0.5 |
24 |
分枝杆菌属 |
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 |
0.5 |
25 |
支原体 |
支原体 |
0.25 |
26 |
立克次体 |
立克次体 |
0.25 |
27 |
衣原体 |
衣原体 |
0.25 |
28 |
螺旋体 |
螺旋体 |
0.25 |
29 |
病毒的基本性状 |
病毒的基本性状 |
2.0 |
30 |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
病毒的致病机制,病毒的传播方式,病毒的感染类型,机体的抗病毒免疫 |
1.2 |
31 |
病毒感染的检测与防治原则 |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病毒感染的特异性预防,抗病毒化学制剂种类及基因治疗剂 |
0.8 |
32 |
呼吸道病毒 |
呼吸道病毒 |
1.5 |
33 |
肠道病毒 |
脊髓灰质炎病毒,常见的肠道病毒 |
0.5 |
34 |
肝炎病毒 |
肝炎病毒 |
2 |
35 |
虫媒病毒 |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
0.5 |
36 |
出血热病毒 |
汉坦病毒 |
0.5 |
37 |
其他病毒 |
狂犬病病毒,HPV |
1.0 |
38 |
疱疹病毒 |
疱疹病毒,VZV |
0.4 |
39 |
逆转录病毒 |
HIV |
1.0 |
40 |
朊粒 |
朊粒 |
0.6 |
41 |
真菌学总论 |
真菌的概念、形态结构分类、培养特征与致病性、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
1.0 |
42 |
主要病原性真菌 |
常见的机会致病性真菌种类及致病性,白假丝酵母菌、新生隐球菌、皮肤癣菌 |
0.5 |
43 |
放线菌 |
放线菌 |
0.5 |
43 |
寄生虫学总论 |
1.寄生虫学主要相关基本的概念 2.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3.寄生虫病的危害。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 4.寄生虫病在人群的传播 5.寄生虫病分布的地区性和传播的季节特点 6.寄生虫学的发展方向与前景 |
2 |
44 |
医学原虫学 |
1.原虫的基本特点 2.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滋养体、包囊形态特点,生活史,致病机制、病理及实验诊断方法;其他消化道阿米巴、致病性自由生活阿米巴 3.兰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及包囊形态,生活史特点、致病机制及病原检查方法 4.阴道毛滴虫滋养体形态及生活史、致病机制及病原检查方法,其他毛滴虫 5.黑热病原虫生活史及不同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致病机制及病原检查方法 6.刚地弓形虫各期形态、生活史及致病作用、病原检查诊断方法,流行、传播及防治原则 7.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红内期形态、生活史,疟疾发作及主要临床的致病机制,恶性疟的主要特点,疟疾免疫的特点,疟疾贫血与疟性肾病的免疫病理,血片制作及检查方法,疟疾在我国的流行和分布情况 8.其他孢子虫及纤毛虫 |
7 |
45 |
医学蠕虫学吸虫
|
1.吸虫成虫的形态特点,生活史的一般特征 2.华支睾吸虫成虫和虫卵形态特征及生活史、致病机制、主要临床表现及病原检查方法 3.布氏姜片吸虫虫卵和成虫形态特征及生活史、致病机制、主要临床表现及病原检查方法 4.日本血吸虫成虫和虫卵的形态特征、生活史、致病机制,熟悉病原诊断方法,分布及流行 5.并殖吸虫成虫的形态鉴别、生活史、致病机制、基本病理变化及临床类型和表现,实验诊断方法,分布、流行情况 |
4 |
46 |
医学蠕虫学绦虫
|
1.绦虫的形态特点,生活史的特征,寄生于人体的常见绦虫 2.猪带绦虫成虫、猪囊尾蚴和虫卵的形态特点、生活史及致病作用,猪囊尾蚴病的感染方式、寄生部位、临床类型及表现,猪带绦虫及囊虫病的诊断方法、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及防治原则 3.肥胖带绦虫成虫形态结构、生活史和致病 4.微小膜壳绦虫成虫及虫卵的形态、生活史及致病 5.细粒棘球绦虫生活史,棘球蚴形态结构及致病机制,流行情况及防治原则 6.其他绦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及防治 |
4 |
47 |
医学蠕虫学线虫 |
1.线虫的形态、生理及生活史的一般特征 2.似蚓蛔线虫形态特征和生活史过程、致病机制及实验诊断、流行情况及防治 3.毛首鞭形线虫形态、生活史及病原检查 4.蠕形住肠线虫形态、生活史、致病及病原检查方法及防治原则 5.钩虫的特征、成虫鉴别点、生活史、致病机制、主要症状,钩虫性贫血的病原学检查、流行情况及防治 6.旋毛形线虫生活史、致病作用及诊断、流行及防治 7.其他线虫 |
3 |
48 |
医学节肢动物学 |
1.医学节肢动物学的基本概念 2.蚊、蝇、蜱、螨等 |
2 |
49 |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
1.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 2.寄生虫病的流行因素 3.寄生虫病的防治对策 4.常用抗寄生虫病药物 |
2 |